武汉临时围挡:“新制造”提升复工复产加速度
“今年上半年,我们的订单大增,正不断加快生产。”日前,高德红外公司生产车间里,机器轰鸣,工人正加紧生产。
这家企业耗费十年自主研发的红外探测芯片,人体测温精度可优于±0.5℃,广泛用于机场、车站、医院、口岸等地。截至7月份,已对外交付了约8万套红外热成像探测器。
东风本田第三工厂,一辆辆整车在流水线上移动,平均每50.1秒就能下线一辆。
这家武汉大的单体工业企业,三个工厂火力全开,每日产量超过3000辆,连续3个月产能利用率达到110%。
武汉华星光电,具有屏下指纹解锁功能的LCD面板已被研发出来,国内一条柔性折叠屏生产线产量正在爬坡,达产后,将在海外市场占得一席之地。
以高德红外、东风本田、华星光电等为代表,全市70余万家工业企业当前正全力搏杀,加快推进复工复产。以高新科技为特色的“新制造”,成为工业经济复苏的高效“引擎”。
市经信局介绍,上半年,全市工业经济显著回暖。二季度,全市工业用电量增长1%,实现了正增长,较一季度回升30.2个百分点。此外,更有298户工业企业“逆势”进入规上,新进规企业产值增长20.8%。
“新制造”用电量回升快
联想武汉产业基地,是联想目前全球大、先进的自有工厂。在疫情期间加紧自主设计、创新开发的“量子生产线”,已运行一个多月。
这条产线运用5G等技术,可实现自动化、数字化的智能生产,降低员工密度的同时,生产效率提高20%。每天,都有大量手机、平板产品在这里下线。
今年上半年,我市前12位重点行业中,除黑色压延加工业外,其余11个行业增速回升,回升幅度大的是医药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、汽车制造业等“新制造”。
全市25户50亿元以上企业中,23户产能利用率达到90%以上,其中,东风本田、富士康等16户企业6月当月增加值实现正增长。
用电量数据也从侧面验证了这一点。
今年5—6月,连续两个月,我市工业用电量与去年同比基本持平。其中,重点企业用电量增长较快。全市用电量前100家企业,累计用电17.2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8%,占工业用电总量的57.8%。电量增加多的,是计算机、通信电子、汽车制造等。